關於「高齡教育代間跨域學習計畫」

計畫主持人:教育學院_蔡清田院長;執行計畫人:陳毓璟副教授 {本計畫於高齡教育代間跨域學習計畫至今已執行為第三期(104-105年),亦成為教育學院執行推廣的特色,秉持第一期(100-101年)及第二期(102-103年)教學卓越計畫經驗,在高齡健康教育和傳播科技相關課程中融入代間教育與服務學習的教學策略,引進高齡者與學生共同學習。透過增加世代之間的接觸機會,對於高齡者,學生能因為認識而瞭解,因為瞭解而關懷,因為關懷而社會行動。}

2012年1月4日 星期三

【心理二 林怡彤】第三次優良反思週誌

姓名林怡彤
日期:100/12/31

1)     What──我今天做了什麼?看見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接觸了什麼?而讓我印象深刻?
在整理訪問稿的同時,我開始仔細的回顧當天爺爺奶奶們說的故事。紹堂爺爺從前為了民主運動而遇到的種種事件固然令人又驚奇又佩服,但是蓓菁奶奶的過去也讓我很有感觸。試想數十年前一位英文都不是很通的女性竟然勇敢的隻身一人帶著年幼的兒子遠赴他鄉展開新的生活,那是多麼不簡單的一件事。當時資訊想必不如現在發達,而在美國的華人也遠少於現今,一位偉大的母親為了兒子的教育就這麼下定決心面對挑戰,真的非常不容易。在訪問途中,蓓菁奶奶描述起當初的生活看似輕鬆,但是如果仔細聽、設身處地去想,就會發現那一切是多麼的不輕鬆。我甚至可以想像當奶奶的兒子的腳受傷時,孤立無援的奶奶是多麼的驚慌失措。而在過了幾十年的現今,當蓓菁奶奶笑著侃侃而談那段過去時,在這背後的辛苦真的只有奶奶自己知道。



2)     So what──我的所見所聞帶給我什麼感想與思考?我學習到了什麼?對我有什麼意義?讓我產生了什麼新問題或疑問?
當我們第一次對爺爺奶奶進行訪問時,在訪問一開始,我們詢問紹堂爺爺和蓓菁奶奶兩人希望的訪問次序。爺爺奶奶們竟然異口同聲的指派對方,在一陣相互推薦之後,蓓菁奶奶成為我們第一位訪問的長輩。在先前的課堂中,蓓菁奶奶總是謙虛的說不知道怎麼講,但實際上奶奶見多識廣,連中風的黃金搶救時間是多久都知道!而這次訪問中,奶奶的故事真的很不平凡,從一個人帶著兒子遠赴美國唸書、自己開一家餐廳、為想家的遊子在報紙上撰稿發聲、當爺爺的後盾,支持著民主運動……在在都顯示出奶奶的不凡。但是平常的奶奶總是只笑笑的說自己懂得不多,要爺爺負責發言,並在旁邊幫忙翻譯、溝通,扮演著支持的腳色,自己從來不搶出風頭,而我想這就是所謂內斂的智慧吧。

3)     Now what──這些經驗對我看事情、看世界、看自己有什麼改變?對自我認知有什麼改變?對老人的看法有什麼改變?
在今天的訪問中,紹堂爺爺和蓓菁奶奶都很慷慨的和我們分享了他們的生命故事。其實在訪問之前,我們就已知道紹堂爺爺的過去戰績輝煌,經歷過大風大浪,更是為正義、民主發聲的勇敢志士。而平時從蓓菁奶奶的談吐、優雅的舉止也可看出奶奶不同於古早時期的農村婦女,想必是見過大市面。但是在聽了爺爺奶奶的故事以後,真的發現他們和自己的爺爺奶奶有著很不同的過去。而在組外長輩的部分,一開始我們曾擔心相較之下,內容會不會有些不足。但是仔細想想,在早期的社會中,貧困、生活資源匱乏不就是常態嗎?而努力、刻苦耐勞不就是讓台灣能出現經濟奇蹟的原因嗎?或許玉霞阿嬤的故事聽起來較平凡,但是她的故事同樣也讓人感動、佩服。而從組內同學,也就是玉霞阿嬤的孫女的角度來看這個故事,也讓我想到自己的祖父母,更有種感恩的感覺。感謝長輩們過去的努力,撐起現在富足的生活,也感謝他們願意和我們分享他們撐起的這一切。現在想想,從前的長輩們為了生活打拼,辛苦一輩子。而現在,不就正是該讓他們享受生活,過著隨心所欲的時刻嗎?在整理這次的訪問稿之後,我很開心爺爺奶奶們在經過一生的大風大浪後,能在現在享受屬於他們的快樂,而我也由衷的希望他們能長久的沉浸在這份他們應得的幸福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