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齡教育代間跨域學習計畫」

計畫主持人:教育學院_蔡清田院長;執行計畫人:陳毓璟副教授 {本計畫於高齡教育代間跨域學習計畫至今已執行為第三期(104-105年),亦成為教育學院執行推廣的特色,秉持第一期(100-101年)及第二期(102-103年)教學卓越計畫經驗,在高齡健康教育和傳播科技相關課程中融入代間教育與服務學習的教學策略,引進高齡者與學生共同學習。透過增加世代之間的接觸機會,對於高齡者,學生能因為認識而瞭解,因為瞭解而關懷,因為關懷而社會行動。}

2011年11月26日 星期六

【成教四 李竺逸】第二次反思週誌

1What(什麼)--我今天作了什麼?看見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接觸了什麼?而讓我印象深刻。

這幾週,我報告了退休與經濟這個主題,也從不同主題的探討和討論中,更加認識課堂的長輩們,越是認識就越是佩服這些長輩。


而讓我印象深刻的其實就是課堂長輩們對於生命的態度,很一致的豁達、很一致的開明,我不了解是因為長期接觸成教系的課程的關係,還是本身生命經歷所造就?還是因為聽到其他人對生命的態度都這樣,所以再回答上也就一起附和別人?我真的是覺得每一個人除了對自己生活有嚴密的規劃之外,對於與子女相處照顧關係的開明,真的都一致的讓我感到太出乎意料之外。

除此之外,對於養老院的一致反感,是我覺得很有趣的地方,因為在我的觀念裏面,在我退休後,我是想要三五好友一起到像是雙連這種高級養老院一起去渡過退休生活的,在裡面不僅可以學習、玩樂,也可以規劃自己的自由時間,而且居住環境也相當清幽,指示再課堂裡面的老人家聽到養老院三個字的反應都是厭惡,覺得很多謊言甚至感到悽涼,我就在思考,是因為普遍存在於社會的養老院都是養護之家或是老人之家這一類型的照護機構的關係嗎?但是我回家問一問媽媽,他也說現在很多老人之家也規劃的很有規模和一定水準,所以這當中的問題,到底是長輩們以前觀念的存在太強烈,還是真的社會中養老院普遍還是像新聞媒體報導的這樣?

2So What(所以,什麼)-我的所見所聞帶給我什麼感想與思考?我學習到了什麼?對我有什麼意義?讓我產生了什麼新問題或疑問?
我常常再觀察我們這一組的芳男爺爺,芳男爺爺很有趣,他上課的時候都很專注,眼神中常有一抹光芒,雖然有的時候跟他聊天他不一定會回答的精確,但是他總是帶著一抹靦腆的微笑慢慢敘說,之後在課堂當中聽到了她分享他與他已過世的老婆之間的愛情故事,那時候我心裡面很感動,但是也有些難過,會不會平常時間的芳男爺爺,會思考說如果這一堂課,老婆可以一起跟我上課該有多好?這讓我想到,有時候總是會對身旁的親人或是朋友動怒,但是如果停下來想想,今天我可以生氣也是因為親人或是朋友仍然在我身邊,這樣想一想過後,又覺得沒有什麼好生氣的了,從芳男爺爺那一次眼角帶淚、很真誠的告訴我們珍惜的重要之後,我覺得我對於身邊的人的確比較不會生氣了。

再來就是淑華奶奶,在我報告的那一次他有分享之前的工作經驗,從淑華奶奶身上根本看不出來他以前是做營造業的,我一直以為他是舞蹈老師,其實每一位長輩都有讓我驚訝的地方,只是淑華奶奶生命的韌性還有他對於人與人之間相處之道的豁達,我想那是經過很多不同事件體驗之後而有的智慧,以前在系上的課,總是強調經驗學習的重要性,我的確不知道到底哪些經驗如何配合課堂知識,但是經過這幾週這樣主題式報告以及組內討論之後,我發現了經驗學習的可貴性。

另外還有一個是我常會思考的問題,就是長輩們在課堂裡面,到底腦袋裏面再想什麼呢?不是說長輩們不專心,而是這一些課堂內容,長輩們聽的懂嗎?有時候我自己在報告的當下,我覺得好像講的太模糊深奧,連我自己都懷疑我到底在講什麼東西的時候,台下的長輩們眼神依舊專注,跟大學生完全不一樣,大學生上課常常看著投影幕發呆,長輩們到課堂上學習,是因為想要學習這堂課裡面所敎授的知識?還是想要跟者老同學一起參與?而這一些長輩們又跟沒來上課但是也有自己退休規劃,且退休規劃大多數是旅遊的長輩們有哪些地方不一樣?因為在我看來,課堂上這一些會主動來吸收關於老年學或是終生學習這一類概念的長輩們真的是少數,希望之後的訪問或是課堂,可以讓我想清楚這個問題。

3Now What(現在,什麼)--這些經驗讓對我看事情、看世界、看自己有什麼改變?對自我認知有什麼改變?對老人的看法有什麼改變?
我以前總是認為長輩們說話,就是想要把自己想說的說出來,比較不會去在意對方主要想知道的問題答案,但是從這幾堂課,我發現長輩們其實組織能力不會比年輕人差,只是在上台的時候可能會因為興奮或是緊張而不禁講的比較長,因為在平常時候,秀圭奶奶在組內討論的時候,講話都是很有條理而且是經過思考組織的,但是一到台上,秀圭奶奶就會把要分享的事情延伸,我就會覺得很好玩。

以前對老人家想法不深,也不知道所謂的老人家到底有哪些特徵,在課堂後、在生活當中跟更多長輩相處後,我建立了一些概念也了很多剛建立的概念,長輩們真的是無法定義的,每個人都因著他過去經歷的不同而發展出了不同的生命故事和人生智慧,期待之後的訪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