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齡教育代間跨域學習計畫」

計畫主持人:教育學院_蔡清田院長;執行計畫人:陳毓璟副教授 {本計畫於高齡教育代間跨域學習計畫至今已執行為第三期(104-105年),亦成為教育學院執行推廣的特色,秉持第一期(100-101年)及第二期(102-103年)教學卓越計畫經驗,在高齡健康教育和傳播科技相關課程中融入代間教育與服務學習的教學策略,引進高齡者與學生共同學習。透過增加世代之間的接觸機會,對於高齡者,學生能因為認識而瞭解,因為瞭解而關懷,因為關懷而社會行動。}

2011年5月17日 星期二

【盧婧宜】100.05.05服務學習日誌

『高齡心理衛生』長青園老人服務日誌

服務者:盧婧宜
服務時間:10055
服務內容:

訪問佳姬阿嬤,進行完成生命故事書的討論,接續上次上未問完的問題,以及幫助阿嬤再回想過去的回憶,並提醒阿嬤下次要記得帶照片和日記本。




1)        So What(所以,什麼) – 我的所見所聞帶給我什麼感想與思考?我學習到了什麼?對我有什麼意義?服務過程中,我產生了什麼新問題或疑問?

2)         Now What (現在,什麼)--這些經驗對我看事情、看世界、看自己有什麼改變?對自我認知有什麼改變?對老人的看法有什麼改變?我能為老人做什麼?為社會或家人做些什麼?

3)        What (什麼)-- 我今天作了什麼?看見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接觸了什麼?

4)        附錄:服務活動照片、活動道具或成品

這次是第三次到長青園,今天因為母親節快到了,長青園有辦活動,一開始去的時候遇到了小困難,因內部工作人員雙方沒有溝通,也沒有事先告知我們今天有活動,導致我們不知情,在要訪問之前受到一些困難,不過後來溝通後,我們仍可繼續訪問,只不過耽誤到阿嬤的時間,讓她比較晚下去一起做母親節的活動。

我們這組這次依舊是以訪問佳姬阿嬤為主,不過在訪問阿嬤之前,我已向工作人員確認我們這組因其他兩位長者的關係,原本是要換人,但後來工作人員告知我們只要訪問3人即可,因為其他的阿公阿嬤的狀況不太好,不適合訪問,所以我們就從訪問5人改成3人。

這次的訪問佳姬阿嬤仍然很客氣,她每次見到我們都會說不好意思又要麻煩我們,由於知道佳姬阿嬤有點輕微的失智,我們這組的麗美阿嬤都會以對談和分享回饋的方式讓訪問能順利進行,每次佳姬阿嬤分享一些,麗美阿嬤也會分享她的故事給佳姬阿嬤知道,我們透過鼓勵的方式,鼓勵佳姬阿嬤回想以前的事情。

我覺得這次的訪談很順利,佳姬阿嬤這次告訴我們很多事情,阿嬤對於她自己現在的生活很滿意,她還與我們分享她去各國旅遊的經驗,佳姬阿嬤去過好多國家旅行,而且她每次的旅行都有拍照和記錄在本子中,雖然她說不太記得了,但阿嬤說下次願意將旅行的紀錄本拿來跟我們分享,以便我們記錄,另外阿嬤最艱苦的那段就是照先生,因為阿嬤說她的先生身體狀況不是很好,她連在照先生時,也都有記錄下來,不過阿嬤說對於比較久遠的事情也較回想不起來,可是她願意將在醫院照先生的紀錄本給我們看,讓我們可以幫助她寫她的生命故事,阿嬤怕自己忘記,還寫在紙上以提醒自己下次要記得帶的東西,其實這次的訪談很順利,也有許多收穫,阿嬤的訪問已經差不多了,這次我們還有和阿嬤聊天,只不過因為這次有母親節活動,阿嬤有比較急,她想要下去樓下和大家一起做母親節活動的東西,所以在這方面,覺得對她比較不好意思,讓她比較晚下樓參加活動,其他方面都還進行的蠻順利的。


個人服務學習觀點轉換紀錄

  特殊情況描述(時間、人、事件、過程描述)

        佳姬阿嬤對於死亡和其後事的看法

  我原先的看法

        高齡者應該是比較不喜歡談死亡和畏懼死亡

  與原先看法不同的新發現與新看法

        其實不一定,現代的高齡者也有會正向的面對死亡,並且對於自己的後事也有所規劃。

  比較老人、服務機構及社會一般人的看法

  我對服務老人可能的新態度、新作法及日後應用


服務後的學習心得

  透過這次服務中的學習,你發現你自己成長了什麼?

  你從老人身上學習到什麼?

  你從社區中的其他人身上學習到什麼

  你認為服務學習如何幫助你增加對老人的了解

   
        我覺得這次訪問從佳姬阿嬤的身上改變了老年人對於死亡的看法,我原本以為高齡者是比較害怕死亡的,所以應該會對死亡這個話題比較避諱,但是在佳姬阿嬤身上卻不是這樣,阿嬤都很樂觀的說她覺得她這輩子已經活夠了,對於自己現在的生活也很滿足,而且她也時常在想什麼時候她的老伴要來帶她走,另外,她自己對於自己的後事也已經所規劃,她說她有買好地方,她要安葬在她老公旁邊,和先生做伴,每年都有固定繳錢給那個地方,若是往生了就葬在那邊,我覺得這是很難的一件事,因為很少人可以正向的面對死亡,而且會事先規劃自己的後事這類的事情,在阿嬤的身上,我看到了她不想麻煩和連累家人,所以她自己已經有所規劃,這是我這次訪問從阿嬤學到正向面對死亡的態度,而且能自我規劃自己的後事,感覺現代社會的高齡者比較會畏懼死亡,不過我想這只是我的刻版印象吧!至少在阿嬤身上就不適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