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齡教育代間跨域學習計畫」

計畫主持人:教育學院_蔡清田院長;執行計畫人:陳毓璟副教授 {本計畫於高齡教育代間跨域學習計畫至今已執行為第三期(104-105年),亦成為教育學院執行推廣的特色,秉持第一期(100-101年)及第二期(102-103年)教學卓越計畫經驗,在高齡健康教育和傳播科技相關課程中融入代間教育與服務學習的教學策略,引進高齡者與學生共同學習。透過增加世代之間的接觸機會,對於高齡者,學生能因為認識而瞭解,因為瞭解而關懷,因為關懷而社會行動。}

2011年11月23日 星期三

【中正E報】旅遊豐富人生 把握當下樂追夢

人物臉譜 : 旅遊豐富人生 把握當下樂追夢



【記者王薇淳/嘉義報導】

每當坐落於嘉義市郊外的東洋社區舉辦聚會時,總可以見到臉上常掛著笑容的紀榮治,揮著赭紅色的扇子,與社區居民時而以台語吟唱古詩,時而泡上一壺茶,分享彼此的生活近況。在旅居嘉義之前,他曾是個政治家,也是個冒險家。年近古稀的他,仍不服老,積極地參與各項休閒活動。



紀榮治(左二)於社區傳遞傳統文學之美。
圖片來源紀榮治/提供
  紀榮治目前擔任嘉義市常民文化協會的講師,閒暇時會在社區教導孩童或居民吟唱簡單的唐詩,信手拈來便可把一首唐詩以台語吟唱。吟唱古詩,可以沉澱心靈,讓人暫時拋開煩惱,悠遊於古人創作詩句時的意境。他說:「用台語吟唱古詩與平常以國語念古詩的意境是不同的。」因為台語最接近古代漢語,保留了許多古音,其語言的優美性可見於詩斷句的押韻處,也讓現在常說國語的孩童,可以更瞭解有趣的古典方言。

  在紀榮治來到嘉義前,他曾任台北市議會第1、2屆的議員,更在1994年以無黨籍身分參選台北市長。他抱持著「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政治理念,將身為公僕的義務一一付諸實現。這理念源自於他有次遊歷中國武漢時,巧見歸元禪寺的藏經閣中的一句對聯,上聯是「見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下聯則是「慧生於覺、覺生於自在、生生還是無生」<註一>。他仔細思考對聯數遍後,仍無法了解其中意義,但經由寺廟僧侶解釋後,他漸漸明白對聯的涵義並將其應用於待人處世上。
  
國際露營大會期間可以結交各國好友。
圖片來源紀榮治/提供
  喜愛熱鬧的紀榮治,認為人離不開群居生活,他也喜歡大家相聚在一起的時間,因此創立許多社團,包括中華民國露營休閒車協會、中華民國溜冰滑輪協會、中華民國幸福家庭協會等。對他來說,參與社團活動不僅可以交流彼此的知識,也可促進人際間的互動。在參與三十幾次的國際露營大會後,他結交不少國外熱愛露營的好朋友,不僅在無形中培養了世界觀,更開拓他的眼界。他期待透過協會的定期活動,能將露營的樂趣分享給更多人,他也推薦喜好旅遊的家庭可選擇以露營車的方式活動,因為車內臥室、衛浴、廚房設備一應俱全,不論到哪裡都能將露營車做為一個基地,方便在鄰近地區旅遊。

  紀榮治家門外懸掛著一幅書法作品,內容是李白所作的《將進酒》中的詩句「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他表示,人的一生,我們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曾與紀榮治一起參與社區活動的中正大學高齡者教育研究所二年級鄭至均說:「紀伯伯的生命故事非常豐富,樂於分享自己的經驗,和他相處起來非常輕鬆,心情也會開朗起來。」儘管在過去已累積不少的人生經驗,紀榮治仍勤於學習新知,看待事物的角度也越顯寬廣。

<註一>「見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 慧生於覺、覺生於自在、生生還是無生」:其中意涵為做應該做的事,做完了就過去了,心中不留。而智慧是從覺悟中來,覺悟了才能無所阻礙,不必執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